top of page

百年山城 - 蟾蜍山聚落空間規劃設計

訪談語錄:

編:「詠崴你好~請問你一開始想題目的時候順利嗎?關於基地選擇似乎很難 選」

欒:剛開始選基地時對於方向和類型一直很模糊,有試過想以農業為方向,但 最後還是選擇了都市的相關議題。

編:「在基地選擇上選擇了台北公館附近,是對它抱有著什麼樣的情感還是因 為定不下來才選的?」

欒:應該算是有情感吧,畢竟從小到大一直生活在都市,所以就從整個大台北 去尋找我有興趣想做的基地。

編:「那給淑美老師帶畢設的期間有學到什麼特別的知識或之類的….?」

欒:有啊感覺從淑美老師的邏輯與做事方法可以感覺出經過歷練,因為我自己 一個人做畢設有時候想法會亂掉老師就會給我一個方向去執行。

編:「那你們彼此間會有什麼交流嗎?因為每個老師風格都不太一樣。」

欒:會啊常常評圖到一半老師就會召集大家說哪裡需要注意啊、接下來要趕快 做什麼之類的。

編:「覺得寒假的進度如何呢」

欒:別提了吧,就有去基地看一下這樣。

編:「最後有想說的話嗎?對大學四年的總結?」

欒:希望現在所做的能夠對自己的未來有幫助,畢竟四年來花了不少時間、心 血和金錢在這上面。剩下的日子要趕工啦!

作品賞析:

在都市熱鬧繁華的表象中必定存在著與之相對的邊緣空間,位於台北市車水馬龍的公館商圈旁有處沈寂已久的山城眷村-蟾蜍山聚落,這裡擁有豐富的歷史脈絡和地方記憶,聚落沿著山腳地形發展形成特殊錯落的空間樣貌,體現出居民生活與環境之間的關係,更是城市發展和時代的縮影。

2013年蟾蜍山聚落內的「煥民新村」面臨拆除危機,激發起在地一連串的聚落保存行動,2014年被文化局指定為台北市“文化景觀”,並於2016年公告全區保存,這是在城市發展汰舊換新的過程中保留歷史聚落的成果,卻仍未改善聚落的負面現況,留下了近五十棟空屋而蟾蜍山依然繼續沈寂。

經過悠久歷史發展的蟾蜍山聚落組成是多元且複雜的,但居民的生活和整體空間使用卻非常單純,為探討當地價值以及想像這裡在城市中所該扮演的角色,就其歷史及環境分析做一扼要之瞭解,透過基地踏勘觀察指認出聚落的空間系統及發展潛力,並更進一步討論未來聚落的再生如何結合社區需求、城市發展和文化景觀價值,為蟾蜍山提供新的改變機會。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