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兒童遊戲場設計—以台中市北屯公園為例

  • 王傑滸&陳珮慈
  • Feb 7, 2018
  • 3 min read

訪談語錄:

Q:傑滸你好,佩慈妳好,當初是怎麼找主帶老師的呢?

滸:主要想找合得來的老師,在機緣巧遇下,遇到章展老師,就簽下去了!!

慈:應該算因緣際會下,覺得還蠻談得來。

Q:是怎麼找到現在的PARTNER的呢?

滸:一開始想說自己一人挑戰看看,後來想說不行,一定要找的人還做畢設,就在上規劃課時得知PARTNER也是一人,就問了下意願,後來沒想到就順利答應,成為PARTNER了。

慈:就覺得需要找一個能討論的人,因為設計這種東西很主觀,有時候自己不足,對方剛好可以彌補這短缺,覺得2人搭檔是個不錯的設計模式。

Q:你們一位是彰化人,一位是花蓮人,基地怎會選在台中,有什麼原因嗎?

滸:一開始是想做劍湖山規劃設計,後來外評老師建議遊樂園類型對於我們大四來說太困難所以建議改題,怕成果對於學生來說可能達不到主體樂園一定的水準

Q:與夥伴合作到現在的感想?

滸:覺得蠻棒的,因為我們做事都蠻有效率的,會在一定時間內生出作品來,做是不拖泥帶水,對我們而言健康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幾乎都沒熬夜過

慈:覺得還不錯,彼此間想法都還蠻相似的,討論到現在都還蠻愉快的

Q:想對夥伴跟老師說些甚麼話呢?

滸:希望PARTNER在畢設結束前,先別找到一個男朋友,怕交了男朋友之後會人間蒸發,同時也想跟章展說謝謝老師

慈:傑滸的優點該怎說呢?就是他能理解我在說甚麼~。缺點麻~額 愛打LOL算嗎?

Q:從大1進入景觀系到現在有什麼感想?畢業想幹嘛?

滸:一開始懵懵懂懂進入景觀系,也不知景觀在幹嘛,就這樣讀讀讀到大二,後來也有點略懂,但發現不是自己想讀,覺得有點痛苦,然而到大三實習時,看到真正景觀在做些甚麼,學術上跟實務派落差是無可避免的,在現實與自己想做的必定會有點落差,在大四常常問自己想幹嘛,所以可能畢業不一定會從事景觀,希望能找到自己感興趣,覺得有成就感的事情就去做,所以也沒特別想做甚麼

慈:其實沒什麼,我覺得景觀系可以學的東西很多,但我個人覺得沒到那麼專精需要加強,畢業後應該先念研究所吧~或者是出去外面看看

Q:對畢設的期許跟建議?

滸:覺得畢業設計就是展現大一到大四學習的成果及態度,也算對未來在工作上的一種態度

慈: 希望我們倆能發揮童心,能做一個真的是不能說很完美但我兩都很喜歡的設計

Q:本次畢業期末評圖對你們有什麼影響或心得呢?

滸:覺得外評老師講的蠻有幫助的,在下學期將會做到的內容,同時也感謝外評老師

Q:最後有什麼想說的話呢?

滸: 人生或許沒什麼困難的事,主要看自己有無想堅持去做,當成期許自己的話~

作品賞析:

《親子天下》曾寫到,兒童遊戲目前普遍不足造成兒童發展的影響,強調兒童需要大量的遊戲,而良好的遊戲地點就是公園。公園提供孩子大量的體能刺激、心理發展能力與社交活動,遊具是促進兒童身心發展的媒介,遊戲更是孩子重要的靈魂。 在資本主義的影響下,商品大眾化、標準化、民主化,公園的遊具也受此影響 (Kelley&Godbey 1992),大多數都是罐頭遊具,對於孩童幼年的發展畫設限制,而我們 希望現在的兒童遊具不再是罐頭遊具,而是可以有更多變化,能更親近大自然,罐頭遊具並不是不好,其實是安全規範發展到極致下的產物,但我們能不能用更不一樣的創意來做些改變? 激發兒童不同的感官體驗與創意,擷取以往在遊具還沒發達的時候,兒童是如何遊玩的, 讓現在遊具做些改變,使兒童能跟自然和同伴間有更多的互動。我們希望利用結合大自然地形的手法,加上有別於以往罐頭遊具的遊戲設施,不設限遊 戲的玩法,發揮兒童本身的創意,多與遊具跟其他玩伴間接觸、互動,在遊戲中盡情發揮自 我,提供一個可以讓兒童盡情遊玩,家長也可以陪同兒童憶起同遊的空間,並在周圍設置可 以讓家長休憩的設施,打造一個兒童的天堂樂園。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