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高齡友善的農村社區環境

訪談語錄:

Q:芷寧好,你的指導老師是何郁如老師,規劃老師,那妳是先選擇老師再選論文還是先選論文再選擇老師呢?」

寧:「其實一開始就是論文,我是先選論文在選老師,旦其實兩者是搖擺不定的。」

編:「喔喔所以是後來選老師後就確定你要操作論文?」

寧:「其實還是有猶豫(笑),但在大三上學期的最後討論時就決定要選論文了。」

Q:一個人操作論文還行嗎?

寧:「不行(笑) 」

編:「哪裡不行?」

寧:「很需要、很需要被討論,很需要有兩方一直在討論吧,因為我是個自己思考會打結的人,所以應該是要有一個人常常跟我溝通。」

編:「就是需要夥伴找妳溝通。」

寧:「對對對,可是我的夥伴通常只有老師而已,所以還蠻痛苦的。」

Q:做論文也半年了,你有後悔妳做的決定嗎?

寧:「有的(苦笑) 」

編:「想畫圖了嗎?」

寧:「對!想畫圖了!」

Q:最後一句話有甚麼想說的嗎?

寧:「希望我生得出來!」

編:「阿寧加油!!」

作品賞析:

你有想過自己老了之後的生活嗎? 年老衰退充斥著我們的生活,你我的阿公阿嬤、父母、師長,甚至是我們自己,從出生的一開始就在老化當中。 全球正面臨著高齡化,而如何解決子女的負擔以及社會照護成本的支出,「成功老化」是其中之一的解答。在生理逐漸衰退的過程中,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心理健康,積極的參與社會,接受並適應老化,則可視為成功的老化。 高齡化遍布每個城鎮,農村地區尤其更甚,相較於都市地區緊湊的生活空間,廣闊的農村社區其所需要支應高齡者生活的戶外空間,則是步調較為緩慢、悠閒的。台灣的農村社區人際關係互動較為密切,鄰里內會有許多高齡者們平時自然而然就產生的聚會場所,儘管是一條連通到活動場所的道路、一座鄰里公園、樹蔭下供人乘涼的石桌椅,都會促使著高齡者活動身體,與人群產生交流,適應著老化生活的同時也達到生理及心靈上的需求滿足。 在農村社區中什麼樣的空間會產生什麼樣的活動?而高齡者在這些活動空間又有什麼樣的需求?了解這些問題可以幫助我在研究高齡農村社區環境議題時有多一點的了解

bottom of page